據(jù)悉,應用在液晶電視的藍綠光芯片亮度在2000MCD(微燭光),晶元光電(2448)的技術(shù)水準已達到,因此獲得韓國三星的認證,間接出貨給三星。晶電已間接打入三星的供應鏈,晶電代工廠的訂單在下半年出現(xiàn)成長,晶電成為目前臺灣唯一有能力供應LED TV的磊晶廠。晶電董事長李秉杰認為,未來若液晶電視出貨量大,三星現(xiàn)有供應體系會有供不應求的現(xiàn)象,晶電出貨量就會有機會成長。
國際大廠SONY、SHARP和三星分別推出以LED為背光源的液晶電視,且韓國三星2008年的終端售價下降到1,499美元,可望刺激消費者對于新產(chǎn)品的需求。目前,面板需求冷,不過電視業(yè)者對于新產(chǎn)品的推出仍不遺餘力,SONY公司上月在臺灣發(fā)表全新BRAVIA X系列液晶電視,X系列就強調(diào)RGB動態(tài)LED背光技術(shù)。三星電視2007年在美國推出以LED為背光源電視,價格為2,400至2,500美元,2008年已下降到1,499美元。由于三星是采用藍光加紅綠螢光粉的LED背光,成本很接近CCFL,業(yè)者說,一臺液晶電視所使用的LED顆數(shù)比NB多了逾倍,以40吋的液晶電視估算,只要2,500萬臺使用LED,對LED的需求預估增加二至三倍,目前全世界可供使用的LED月產(chǎn)能約30億顆。
看好液晶電視采藍光LED加上綠色和紅色螢光粉的新工藝,包括晶電、璨圓(3061)和新世紀(3383)都透過代工大廠或韓封裝廠迂迴進軍市場,不過由于國際大廠品牌專利是很重要的,因此目前只有晶電透過代工廠有打入其供應鏈。晶電副總經(jīng)理兼發(fā)言人張世賢指出,晶電2008年下半年出貨給國際代工廠的訂單有明顯的增加,代工比率從上半年的5%至10%,到下半年提高到10%至15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