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電子資訊產業(yè)集團有限公司(下稱“CEC”或“中國電子”)兼并彩虹集團的傳聞,如今變?yōu)楝F實。彩虹集團旗下的彩虹電子及其子公司彩虹股份也被CEC收入囊中。至此,CEC打通了從玻璃基板、液晶面板、彩電和顯示器整條平板產業(yè)鏈,而彩虹也找到了一個富裕的“婆家”。
去年,中國大陸液晶面板產量已超越日本,僅次于韓國、臺灣地區(qū)。但中國大陸液晶面板生產線雖然不少,卻企業(yè)眾多、比較分散。業(yè)內人士對此分析稱,CEC繼幾年前收購南京熊貓之后,如今又將彩虹收至麾下,是想成為中國面板業(yè)的整合者。
那么,在CEC的框架下,未來彩虹將扮演什么角色,還有待厘清。“春節(jié)后再聊,現在人員都沒定,怎么談產業(yè)方向”。一位彩虹內部人士稱,“上一條OLED生產線至少需要投資幾十上百億,只有方向定了,才能拿到資源。”
彩虹在CRT電視時代曾是中國最大的彩管生產企業(yè),但在平板時代轉型不夠快,業(yè)績每況愈下,最終被同為央企的CEC兼并。據去年的半年報,彩虹電子2012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滑400%,虧損近1.7億元,而其2011年已虧損2.53億元。彩管業(yè)務持續(xù)萎縮,太陽能光伏玻璃、發(fā)光材料等業(yè)務市場競爭加劇,使彩虹的盈利能力持續(xù)降低。
所以,彩虹電子2012年關停了它所有的彩管生產線,并加快向平板產業(yè)轉型。彩虹電子已有六條液晶(TFT—LCD)玻璃基板生產線點火運行,其中四條線形成規(guī)模量產。此外,彩虹電子第三代顯示器件PM-OLED(有機發(fā)光二極管)生產線也已投入運營。彩虹電子還在順德計畫上馬一條4.5代AM-OLED生產線,但因資金問題懸而未決。
“被CEC接盤,對彩虹來說是最好的結局。”復旦大學平板顯示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谷至華教授向《第一財經日報》說,一年收入幾十億元的彩虹,在國資委“抓大放小”的方針下,要么下放地方,要么被合并。CEC有資源,旗下又有南京熊貓的面板項目、有冠捷的整機代工業(yè)務,兼并后可以充分發(fā)揮彩虹的作用。
中國電子確實是一個低調的“巨無霸”。兼并彩虹集團之前,CEC旗下已有14家上市公司,業(yè)務涉及積體電路、軟件、高新電子、移動通信、電子工程、商貿物流、金融等。2011年CEC的營業(yè)總收入1682.36億元,凈利潤28.77億元。
“兼并彩虹之后,CEC上游有玻璃基板,下游有冠捷的代工業(yè)務,垂直產業(yè)鏈就形成了。”一位前中國電子內部人士告訴本報,對彩虹而言,單純做玻璃基板效益也不好;如果CEC自己投資玻璃基板專案,又會重復建設,因此“從國家、行業(yè)及企業(yè)層面看,整合是最好的選擇。”
上述中國電子內部人士介紹,CEC旗下的中電熊貓在南京已經有一條6代線,今后在南京還會上其他面板項目;彩虹的核心資源是玻璃基板,它原來想在張家港上一條6代線沒成功,現正醞釀在廣東上一條AM-OLED生產線,這個項目今后走向還沒定下來。
谷至華認為,玻璃基板是彩虹的亮點,彩虹已經可以供應4代線、5代線的玻璃基板,但還沒有盈利,未來要提高良率和產能利用率。爭取供應更大尺寸的玻璃基板,是彩虹未來的出路之一。畢竟國內兩條8.5代線目前還主要靠美國康寧和日本旭硝子的玻璃基板。
“彩虹的節(jié)能燈螢光粉業(yè)務盈利,但LED是照明行業(yè)未來的方向,螢光粉的前途不一定很好。”谷至華說,彩虹在上海、合肥有LED項目,但也沒有賺錢。
一位廣東平板業(yè)的資深人士坦言,玻璃基板、OLED、LED是彩虹面前的三條路,CEC對于OLED項目放在南京還是順德還沒定。“不管做什么,首先要有錢,其次要有人。CEC有錢,現在最重要的是穩(wěn)定彩虹的人才團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