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CC認證產品監(jiān)督抽查工作一直以來都是政府控制商品質量、維護消費者權益的有力武器。上海檢驗檢疫局機電中心曾在2014年配合上海市質量技術監(jiān)督局完成了電磁灶產品的抽查工作,今后也可能開展包括燈具在內的各類產品的抽查。對企業(yè)而言,產品若是在監(jiān)督抽查中被檢出不合格并向全社會公布,輕則 影響品牌聲譽,重則危及企業(yè)生存。那么,如何才能有效避免此類慘劇的發(fā)生,愉快地面對燈具CCC監(jiān)督抽查呢?
說的簡單一些就是:鉆研產品標準、重視質量控制。雖是廢話,卻也是真理。在本文中,我將為大家分析以往產品抽查和檢測過程中發(fā)現(xiàn)的典型不合格案例,希望能夠幫助相關燈具生產企業(yè)避免低級錯誤的發(fā)生,順利通過監(jiān)督抽查。
案例一:支架燈蓋板未可靠接地
圖1:一個長條形凹槽狀殼體
圖2:一個安裝完成后的支架燈
市場上目前存在著不少金屬外殼的支架燈,這類燈具一般都使用接地的方式提供防觸電保護,也就是標準中所說的防觸電保護等級為I類的燈具。這類燈具的外殼 往往由兩部分組成,一部分是一個長條形凹槽狀殼體(圖1),鎮(zhèn)流器和導線均安置在其中,另一部分是一個蓋板,通過螺釘或其他方式蓋在凹槽上。圖2所示的是 一個安裝完成后的支架燈。
有一部分企業(yè)雖然能夠正確地將凹槽接地,卻忽略了上方的蓋板。在一個吸頂式安裝的支架燈里,如果內部導線沒有使用有效措施進行固定,那么由于重力作用,導線很可能會下垂并觸及蓋板。一旦接觸蓋板的導線破損,就會使蓋板帶電,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蓋板必須進行接地。
案例二:暴露在外的內部導線沒有使用固定裝置進行固定
這句話聽起來可能有點繞,什么叫“暴露在外的內部導線”?大家看一下圖3就明白了。其中從驅動電源的輸出端到LED模塊的那段線就是“暴露在外的內部導 線”。GB7000.1標準第5.3.5條款規(guī)定,對于沒有防塵防水要求的燈具,當“暴露在外的內部導線”的長度≥80mm、并且可能受到應力時,就需要 滿足外部導線(即電源線)的要求。因此,此段導線的兩端都應有合適的固定措施。圖3中的筒燈很好地滿足了這一要求,固定措施如圖4和圖5所示。
圖3:一個外接LED驅動電源的筒燈
圖4
圖5
案例三:使用金屬固定裝置直接壓緊導線
GB7000.1標準第5.2.10條款規(guī)定,如果電線絕緣失效會帶來觸電隱患的,應使用絕緣材料制成的軟線固定架或提供固定的絕緣襯墊。圖6所示的是一個不合格的案例。記得當時這家燈具企業(yè)還覺得十分冤枉:“下面不是有絕緣襯墊嗎?為什么不合格?”
呵呵,下面有就可以了么?如果導線破損并使上方的金屬固定架帶電,那么電流仍然會根據“破損導線——固定架——螺釘——燈具外殼——人體”的通路使人觸電。在一番解釋之后,企業(yè)進行了后續(xù)整改,將金屬固定架換成了塑料固定架,從而滿足了標準要求。
圖6
案例四:標記不規(guī)范或缺失
對于企業(yè)來說,因為標記問題被判不合格是最郁悶、最劃不來的事情,就好比大路考試的時候因為沒繞車檢查一周而被考官關掉一樣。那么,哪一種標記是企業(yè)最 容易忽視的呢?根據以往的經驗,本人給出的答案是:電源接線端子處的L、N標記。這一標記的規(guī)定在GB7000.1標準第3.2.12條中可以找到。圖7 是一個正確進行了標記的例子,各個燈具生產企業(yè)一定要重視這些微小的細節(jié)噢。
圖7
來源:云知光照明微課堂
如需獲取更多資訊,請關注LEDinside官網(www.007seojiaoyu.cn)或搜索微信公眾賬號(LED在線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