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LED公司陸續(xù)公佈2008年Q2獲利,在傳統淡季度影響下,LED公司無論是上游磊晶制造商或是下游封裝業(yè)者獲利仍與Q1相去不遠。2008年上半年由于全球LED廠商擴產速度擴快,而終端需求受到價格以及LED發(fā)光效率仍未能完全取代原有產品的影響下,遲遲未有明顯的殺手級應用出現,造成LED產業(yè)呈現供給過剩,也使得2008上半年臺灣地區(qū)LED廠商的獲利表現不如市場預期。
根據LEDinside研究顯示,臺灣地區(qū)LED廠商Q2營益率表現較Q1小幅衰退,以上游生產磊晶的芯片廠商與下游封裝廠商的獲利能力作比較(Figure-1),LED產業(yè)的Q1營益率較2007年Q4下滑,上游磊晶廠商平均營益率為9.9%,相較2008年Q1的10.3%相比較下跌了0.4%。而下游封裝廠商平均營益率為8.6%,相較2008年Q1的13.7%相比較下跌了5.1%。
Figure-1 2008年Q2 臺灣地區(qū)LED上下游廠商獲利能力比較
而在存貨天數方面,無論上游芯片廠商或是下游封裝廠商,庫存天數都有明顯的下降跡象。上游芯片廠商庫存天數由Q1的142天降為128天,而下游封裝廠商庫存天數則是由Q1的83天下降至75天。
Figure-2 2008年Q2 臺灣地區(qū)LED上下游廠商庫存天數比較
從LED需求端分析,在LED應用類別上,手機與中小尺寸背光Q2仍受傳統市場淡季度影響。根據LEDinside統計,2008年Q2全球手機的整體出貨數字約3.03億支,相較于2008年Q1的出貨數字2.95億支成長2.7%左右。儘管手機出貨量小幅成長,但是在上游產能迅速擴充的情況下,供過于求的狀況使得Q2平均價格跌幅在10%左右。此外,部份臺灣地區(qū)LED廠商出貨比重仰賴中國大陸白牌手機市場,在奧運前夕中國大陸嚴打白牌手機下,導致部份廠商營收與獲利呈現大幅度下滑。
至于在LED的NB背光部分需求則呈現遞延的狀態(tài),根據Witsview觀察IT市場需求不佳,使用在傳統12吋以上NB的CCFL面板價格大幅下滑,導致面板廠商不愿意在此時主推LED NB,使得2008年傳統NB的LED背光滲透率由原先預期的10-15%下滑至8-10%。至于在Netbook部份的LED背光則是緩步成長,在Intel Atom芯片組大量供應后,可望帶動Netbook上的LED背光需求。LEDinside認為NB背光源市場,在近期CCFL面板價格跌幅告一段落后,2008年Q4開始面板廠采用LED NB背光源的意愿將會提高。
展望2008年下半年,隨著手機傳統旺季度來臨,LEDinside觀察到品牌手機與中國大陸白牌手機市場開始有回溫跡象。而2008下半年高亮度產品如NB背光或是應用在LED照明產品的出貨量也將會陸續(xù)增加,將有利于LED廠商藉由產品組合的改善來提高整體獲利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