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TrendForce光電研究(WitsView)「新型顯示技術成本分析報告」指出,經過近一年的時間醞釀,MiniLED顯示技術逐漸成熟,MiniLED打件(Die Bond)的精密度和速度(UPH)有了顯著的提升,2019年很有機會看到搭載MiniLED背光的終端產品。隨著MiniLED采用顆數的不同,整體顯示器的生產成本將增加1.2~2倍不等。
LED出光角度和整機厚度牽動MiniLED使用顆數
WitsView研究副理李志豪指出,MiniLED的使用顆數與整機厚度和背光所需的輝度有關,由于電子產品近來不斷要求朝向輕薄設計,隨著整機厚度降低,背光中保留的混光區(qū)勢必要縮短,然為了維持良好的光學表現,MiniLED的使用顆數也居高不下。若想維持輕薄設計但同時又要降低使用的LED顆數,打開LED出光角度就是另外一個選項。現行MiniLED的出光角度約在120~140度之間,磊晶廠則致力將出光角度提升至140~160度。透過減少MiniLED的使用顆數,進一步壓低生產成本。
MiniLED背光主要的競爭對手仍為OLED
WitsView分析,MiniLED背光其實并未脫離傳統LCD的架構,主要是透過拉高LED的使用顆數來增加輝度,并在對比上接近OLED的水平,最重要的是強化動態(tài)對比(HDR)的呈現。以65英寸UHD 4K電視面板為例,若采用傳統高階直下式背光搭配量子點膜(QDEF),面板模塊的成本約落在600美元左右;而采用MiniLED背光、LED使用顆數16,000顆的模塊價格則在700美元。若是為了沖刺規(guī)格,將使用顆數拉到40,000顆,則成本可能將增加至1,200美元,與相同尺寸和解析度的OLED電視相比,成本高出20%。因此MiniLED若要與OLED競爭高階電視市場,在成本上還有努力的空間,如何在規(guī)格與成本上取得平衡,還是此項技術最終能否為市場接受的關鍵。
新型顯示技術成本分析報告 New Display Technology Cost Analysis
出刊時間: 每季
檔案格式: PDF / Excel
報告語系: 英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