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月20日,由集邦咨詢旗下LEDinside和CNLED網(原“中國LED網”)聯合舉辦的2017首席顧問行情分析會(上海站)在上海博雅酒店拉開大幕。
會議伊始,TrendForce集邦咨詢董事長劉炯朗博士致開幕詞,對所有參會嘉賓表示感謝,隨后眾演講嘉賓進行演講。
本屆分析會以“2017年全球及中國LED產業(yè)的發(fā)展趨勢”為主題,LEDinside眾位分析師以及數位資深業(yè)者就Micro-LED、車用LED、智能照明、LED燈絲燈、LED價格博弈現象等多個議題進行全方位的解讀。
深度剖析全球及中國LED產業(yè)趨勢
集邦咨詢旗下LEDinside研究協(xié)理儲于超深度剖析了2017年全球LED產業(yè)的發(fā)展趨勢。他表示,展望2017年,LED市場競爭依然激烈,廠商將加速轉往小間距顯示屏、紅外線及紫外線LED等利基市場以求獲利,預估2017年全球LED市場產值將達154億美元,年成長4%。
儲于超認為小間距LED顯示屏市場成為兵家必爭之地,由于小間距LED顯示屏帶動了LED使用數量呈幾何級數增長,吸引許多中國LED封裝廠擴充產能來搶攻這塊市場大餅。此外,UVC-LED的應用市場將隨效率提升而逐漸展開,紅外LED則會在安防和虹膜識別以及VR應用的體感偵測等領域大有商機。
集邦咨詢旗下LEDinside分析師余彬對2017年中國LED產業(yè)的發(fā)展作出了分析與展望。他表示,2016年,中國LED照明出口總值微幅增長2%,照明對行業(yè)的推動力顯不足。不過2016年價格止跌,在車用、小間距等細分領域的推動下,行業(yè)依然保持增長態(tài)勢。
上游LED芯片領域,2016年市場規(guī)模達139億人民幣,同比成長9%,芯片國產率上升至76%,前十大廠商市占率上升至77%;中游封裝領域,2016年市場規(guī)模達到589億人民幣,同比成長6%,國產率上升至67%,前十大廠商市占率上升至43%。
解讀LED價格博弈現象
集邦咨詢旗下LEDinside品牌總監(jiān)王飛從供需角度分析了2016年LED行業(yè)的價格現象,指出2016年LED行業(yè)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是供給端原材料價格上漲,以及需求端的小間距LED顯示屏這個細分領域的快速增長。
因為漲價主因是成本因素,需求增長惠及的企業(yè)不多,因此漲價受益面相對有限,主要集中在顯示屏供應鏈以及有能力向下游轉嫁成本的生產環(huán)節(jié)。大部分中下游廠商面臨需求不振,材料成本卻飛速增長的不利局面,影響獲利能力。
此外,王飛還解讀了過去一年來三安和晶電在中國LED芯片市場的價格博弈現象,探討由于采用不同的策略對業(yè)績帶來的影響,并建議2017年芯片廠商采取合理的策略,維持行業(yè)進入合作博弈模式,延續(xù)2016年價格不降反升的局面,避免過快重新陷入價格戰(zhàn)的惡性競爭。
Micro-LED顯示技術成為熱門話題
儲于超、余彬都提及Micro-LED將會越來越受關注。
儲于超表示,2017年另一件重要的事情便是Micro LED產品可望問世。Micro LED有機會取代OLED面板的次世代顯示技術,吸引許多品牌大廠投入研發(fā)資源。雖然現階段Micro LED距離取代現有的TFT-LCD(液晶)及OLED顯示器仍相當遙遠,且市場上也仍有眾多新型顯示器技術在競爭,但部分廠商已計劃推出市場定位不同于LCD或者是OLED面板的Micro LED顯示應用,透過較低的PPI或相對較少的像素數量來加速實現量產。LEDinside預估2017年將會見到Micro LED相關產品陸續(xù)問世。
中山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聯合工程學院助理教授劉召軍重點介紹了Micro-LED顯示技術的發(fā)展脈絡。
劉召軍認為,作為自發(fā)光器件,微LED有其得天獨厚的優(yōu)勢,比如其工作電壓低、效率高、亮度高、光學結構簡單,工作范圍廣等,被認為是理想的下一代顯示技術,其應用將包括大/中尺寸的戶外/室內大屏幕,桌面電腦/筆記本電腦顯示器,移動產品如手機/數碼相機/便攜式投影機屏幕,手表/手環(huán)等可穿戴產品。
劉召軍表示,作為世界上最早研發(fā)微LED技術的團隊之一,近十年來其團隊已經研發(fā)了7代微LED技術,從無源選址驅動微LED陣列到有源選址微LED陣列、從小面積芯片到模塊轉移大面積化技術、從單色到彩色、從紫外微LED到藍光、綠光、紅光微LED顯示,并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個去背光源化微LED投影機,而集成光通信功能的微LED顯示芯片也已面世。
工業(yè)照明、車用LED、LED燈絲燈等利基市場受熱議
集邦咨詢旗下LEDinside分析師王菊先表示,工業(yè)照明在照明行業(yè)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,2016年全球工業(yè)照明市場規(guī)模為29.32億美金,之后幾年以超過15%的增長率成長,到2020年,市場規(guī)模將達52.04億美金。
據集邦咨詢旗下LEDinside調查報告指出,全球防爆產品市場成長迅速,需求不斷攀升。此外,2016年全球醫(yī)療手術燈照明市場達6.12億美元,到2020年全球醫(yī)療手術燈照明市場將成長到7.87億美元。
福建天電光電車用半導體事業(yè)部協(xié)理黃光耀以“LED車燈市場發(fā)展”為主題分析了LED車燈市場的規(guī)模和滲透率情況、LED車燈市場發(fā)展的驅動力和發(fā)展趨勢以及天電在車燈領域的布局情況。
目前在一般房車中,LED在側位轉向燈、高位剎車燈和轉向燈/剎車燈的應用已經較為普及,而難度最大的還處于開發(fā)中應用的是前大燈組合和霧燈,其他車燈都在逐漸導入中。
黃光耀指出,“LED為點光源、體積小,因此在設計形式上可以更多元化,依照不同車款提供不同的車燈設計,以彰顯車款的獨特性。”他同時指出了LED車燈發(fā)展的幾大趨勢:1.LED進入車燈使得進入門檻更高;2.光機電熱整合技術日趨重要;3.車用LED朝中高功率發(fā)展;4.車用LED朝模組化發(fā)展。
億光車用中心副處長王忠偉以“車用LED新產品應用趨勢”為主題分享了億光在車燈市場的發(fā)展成就和未來的產品發(fā)展趨勢。
王忠偉表示,LED目前在外裝的使用趨勢是最有爆發(fā)性的,在外裝這一塊兒除了車向燈、尾燈,三剎燈、日行燈、頭燈、方向燈選用LED的方式越來越多,主要是因為LED本身是點狀的光源,它的體積是小的,亮度是強的,所以在整個設計空間跟彈性是很大,讓汽車整個設計的美感是往上提升的。
王忠偉表示,目前車內常見的是LED情境光源,由于新的趨勢則是需要更多的LED燈光調變,這樣需要2~4個LED,顏色變化才會較為豐富,對此億光提供雙色、四色LED產品。同時王忠偉還表示,在車用LED尾燈、倒車燈與日行燈DRL上億光已經有相當的成果,而車用LED頭燈方面,億光也有對應的解決方案,正努力和車廠合作與驗證中。
山東晶泰星光電副總裁馬文波以《石墨烯散熱結合大角度均勻發(fā)光LED燈絲燈的研發(fā)及產業(yè)化》為主題與大家分享了燈絲燈的優(yōu)勢、石墨烯散熱技術在燈絲燈中的應用、燈絲燈大角度均勻發(fā)光技術以及燈絲燈的發(fā)展趨勢。
馬文波指出,金屬基石墨烯燈絲是在金屬基材的一面綁定 LED 燈珠芯片,涂覆黃綠熒光粉,使藍色LED 燈珠的藍光撞擊黃綠熒光粉后發(fā)出白光。金屬基材的另一面則涂覆石墨烯,利用石墨烯涂層將金屬基材傳來的熱量很快輻射出去,改善LED燈絲燈只依靠氦氣導熱、借助玻璃泡發(fā)散熱量的單一途徑。
升譜光電副總經理尹輝以“光品質智能照明時代的LED光源封裝技術與應用”為主題,重點闡述如何提高LED光源光品質以及介紹高品質智能LED光源封裝技術。
尹輝表示,目前的高品質智能LED光源封裝技術主要包括熒光粉分層噴涂及選擇性噴涂技術、全光譜技術和新型共晶技術。就新型共晶技術而言,開發(fā)出基于助焊劑材料的芯片共晶技術的開發(fā)及產業(yè)化工作,使LED芯片共晶的空洞率水平大幅下降至10%,部分器件可達到5%的平均水平。目前試制的LED芯片平均推力均高于10Kg,遠超銀漿固晶3Kg的平均水平,大幅提高了封裝器件可靠性。
如需轉載,需本網站E-Mail授權。并注明"來源于LEDinside",未經授權轉載、斷章轉載等行為,本網站將追究法律責任!E-Mail:service@ledinside.com
如需獲取更多資訊,請關注LEDinside官網(www.007seojiaoyu.cn)或搜索微信公眾賬號(LEDinside)。